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浏览:0  来源:兰坪县财政局

索引号
015280447-2025-261905
发文机构
兰坪县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预决算公开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文      号
发文日期
2025-04-23 09:58:47

监督索引号53332500800010000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5年4月11日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兰坪县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并请县人大代表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围绕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的总体思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三保”底线,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2024年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50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81%,完成调整预算数的98%,扣除一次性因素后比2023年决算数增长6.8%,按自然口径增长-65%。其中:税收收入38,886万元,增长9%;非税收入14,623万元,扣除一次性因素后比2023年决算数增长1%,按自然口径增长-8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76,04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81%,完成预算调整数的99.7%,扣除一次性因素后决算数比2023年决算数增长-10%,按自然口径增长-23%。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50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90,95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66,92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3,077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50万元、调入资金22,675万元、区域间转移性收入13,764万元,收入总计472,449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76,040万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68,011万元、上解州级支出4,946万元、区域间转移性支出13,764万元,调出资金140万元,支出总计462,901万元,年终结余9,548万元,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县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62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59%,完成调整预算数的98%,与上年同期政府性基金收入16,975万元相比,减少6,352万元,同比增长-37%。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2,156万元,与上年同期支出25,749万元相比,增加76,407万元,同比增长297%。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67,217万元,增长7.39%。其中:保险费收入43,222万元,财政补贴收入5,728万元,利息收入1,249万元,转移收入316万元,其他收入63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78,005万元,增长-18.86%,年末滚存结余25,166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当年收入13,67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5万元。调出资金13,674万元,结转下年使用15万元,收支平衡。

5.其他需要报告事项。

(1)政府债务情况。全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66,68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94,880万元,专项债务271,800万元。截至2024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657,234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85,434万元,专项债务271,800万元。

(2)“三保”执行情况。全年“三保”预算数160,825万元,其中:人员工资性支出113,725万元、公用运转支出5,204万元、基本民生支出41,896万元。截至2024年12月,三保预算支出156,178万元,完成预算数的97%,其中:人员工资性支出113,480万元、公用运转支出4,725万元、基本民生支出37,973万元。

(3)直达资金执行情况。全县2024年共下达直达资金117,149万元,完成支出97,502万元,支出进度83%。其中:下达乡村振兴衔接资金61,212万元,支出59,917万元,支出进度98%。

(4)“三公”经费执行情况。全年完成“三公”经费84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94.47%,同比下降8.69%,实现只减不增。

以上数据均为快报数,与决算数会有一定变化,具体变化情况待省、州财政局批复决算后,再向县人大报告。

二、2024年财政重点工作

2024年,财政部门认真贯彻预算法和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有关要求,严格执行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批准的预算,全力以赴抓收入,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财政管理监督,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固本培元、增强内生动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一)围绕重点工作,强化重点保障。一是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需要。进一步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三保”优先的原则,严格落实过紧日子三十七条措施,在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二是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安排农林水资金114,070万元,其中衔接资金投入61,212万元,重点支持小浆果产业园区、冷链物流等产业基础设施及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三是持续深化上海浦东新区对口协作、中交集团帮扶协作,引进帮扶资金10,800万元,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行业合作、人才培养等领域。四是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投入项目建设资金90,898万元,支持燃气管道、农村公路、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二)夯实“稳”的根基,稳定财政运行。一是加强税收征收。与税务部门认真研究收入形势,统筹做好财政收入预测,及时掌握政策调整和税收增减动态,密切关注重点企业、重点税种税收情况,应收尽收,确保实现税收及时入库,全面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二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提高收入质量、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不乱收费,不收过头税费,严格执行政府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三是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争取上级转移支付290,950万元;加大对土地资产、存量资金的盘活力度,并通过调入资金等方式弥补财力缺口,有效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四是积极争取债券资金。抓牢政策机遇,成功争取兰云高速专项债83,100万元,国债19,467万元,超长期特别国债13,000万元,切实强化项目资金保障,助推基础设施建设。

(三)聚焦服务供给,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立足“基本民生”和“基础标准”,切实做好教育、就业、健康、养老、社保等民生领域兜底保障工作。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支出保障力度,2024年投入教育资金76,331万元,全面保障各阶段教育经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落实好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补助政策,发放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资金3,846万元、发放营养餐资金2,532万元、投入普通教育公用经费3,615万元。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投入教育项目建设资金5,892万元,夯实基础建设。二是推进健康兰坪建设。投入卫生健康资金27,843万元,全面支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立医院发展和医疗服务保障能力提升,有效保障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正常运转和能力提升。三是健全完善社保体系。支出社会保险基金113,370万元,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等救助资金,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10,351万元、临时救助资金792万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1,629万元。

(四)防范地方风险,守牢安全发展底线。一是兜牢“三保”底线。将“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摆在最优先位置,全年保障“三保”资金156,178万元,其中:保民生37,973万元、保工资113,480万元、保运转4,725万元。二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加强预算管理和限额管理,严控法定债务规模,严格履行法定债务偿还责任。梳理重点部门、重点项目债务情况,吃清债务底数,细化落实年度化债任务,压紧压实化债主体责任,2024年化解法定债务一般债券还本62,300万元,化解隐性债务94,394万元。足额安排债务付息资金,安排到期一般债券付息资金12,197万元、专项债券付息资金4,593万元。三是防范金融风险。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扎实推进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活动,积极推进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持续投入资金用于保费补贴、风险补偿和可持续资本金补充,确保金融领域安全。

(五)强化国资监管,推进国企改革。一是完成清产核资审计。对33家县属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审计,清查各类资产,全面摸清县属国有企业“家底”,为后续改革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二是优化企业整合重组。依据清产核资结果,拟定两个集团公司组建方案,按同行业同板块归集原则,对业务相近、经营范围重叠、运营效率低的企业进行整合重组,以股权划转、注销等方式解决企业盲目扩张、同质化和低质化问题,提升企业运营质量和效益。三是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制定印发国资监管制度15项、法人治理结构相关制度11项,覆盖企业决策、运营、监督等环节,构建全面的制度框架,为国企规范运行保驾护航,确保国企改革在制度轨道上有序推进。

(六)加强资金监管,提升管理水平。一是提高预算科学编制和预算执行质量。逐步健全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和科学合理支出标准,规范相关预算保障口径和范围,细化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将部门预算编实编细。强化预算编制审查,从严控制预算调整。加快推进“业务+技术”双轮驱动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促进财政监督、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全面深度融合。二是发挥财政绩效管控作用。强化绩效目标管理,从合理性、科学性、项目效益等方面对重点项目绩效目标开展评审,实现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和转移支付项目绩效评价全覆盖。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近两年实施的同类项目绩效情况作为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逐步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强化绩效责任硬约束。加大对部门绩效自评抽查力度,对新出台重大政策开展预算审核和事前绩效评估,实现预算绩效管理向预算决策拓展。三是持续加强财会监督管理。抓牢抓实财政资金监管“清源行动”,聚焦减税降费政策执行,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整治和基层政府违规借用村集体资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开展“三公”经费专项检查,不断强化财经纪律刚性约束。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以及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锚定目标、砥砺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财政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因年初预计停车位经营权转让收入未能实现,导致年初制定目标未能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受刚性支出增长、专项转移支付减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一般债券、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等因素影响导致支出减少。二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政府综合财力增长乏力,“三保”、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持续增加,财政运行压力不断增大;三是财政风险与债务风险叠加,财政防范风险能力亟待增强;四是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有待加强。对此,我们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预算编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025年预算编制的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州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县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精神,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认真落实更加积极地财政政策,打破“基数”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加强财政资源科学统筹和合理分配,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财力下沉,最大限度增强基层财力,兜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债务风险,化解地方政府债务,严肃财经纪律,不断提高财政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州委“三步走”奋斗目标、县委“三中心一示范”目标,做好财政服务保障工作。二是坚持量入为出,尽力而为。牢固树立“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理念,落实好“过紧日子”三十七条措施,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尽力而为,及时调整标准过高的支出政策,严控一般性支出,盘活到期、低效的专项政策和资金,提高预算安排与财力状况匹配程度。三是坚持统筹兼顾,安全为上。妥善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集中财力保障重大战略、重点改革和重要政策落地落实,坚决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四是坚持花钱问效,奖惩并重。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更加突出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结果应用,健全预算安排与绩效结果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更好发挥政策和资金效能。

(二)地方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完成55,917万元,增长4.5%;上级补助收入262,228万元,上年结余9,54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3,515万元,调入资金70,000万元,收入总计421,208万元。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1,681万元,增长1.5%;债务还本27,195万元,调出资金7,38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946万元,支出总计421,208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完成13,709万元,增长29%。上级补助收入5135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7,206万元,调入资金7,386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9,000万元,收入总计52,43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计划安排37,164万元,调出资金5,0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0,0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72万元,支出总计52,436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71,448万元,增长6.3%,其中:保险费收入45,626万元,财政补贴收入6,394万元,利息收入585万元,转移收入329万元,其它收入47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79,212万元,增长1.5%,社会保险待遇支出38,686万元,转移支出 35万元,其他支出444万元。本年收支结余7,764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7,401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计划完成60,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5万元,上年结余15万元,收入总计60,030万元。本年支出30万元,调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000万元,年末无结余。

(三)其他需要报告事项。

1.本级可用财力预算。2025年本级可用财力为219,362万元。其中安排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4,310万元(工资类支出142,043万元、运转类支出4,627万元、专项资金54,640万元)。专项上解4,946万元、调出资金7,386万元、一般债还本支出2,720万元。

2.“三保”预算情况。2025年按上级工作部署,编制“三保”预算,全年“三保”预算129,554万元,其中人员工资性支出113,456万元、公用运转支出6,301万元、基本民生支出9,797万元。

3.“三公”经费预算情况。2025年“三公”经费预算1101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599万元;接待费142万元,下降27%;公务用车购置300万元;因公出国(境)费60万元。

4.提前下达指标情况。在人代会通过之前,因“三保”及刚性支出需要,预下达本级支出133,364万元,其中:“三保”资金101,227万元,刚性支出13,856万元,结转项目资金18,281万元。

四、2025年财政主要任务

2025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政策支持和财力保障,统筹推进落实,紧扣县委全会决策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科学聚财,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持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一是狠抓收入征管。注重财税协同,加强重点税源监测,挖掘增收潜力存量,提高征收质量,培育增量,确保应收尽收;强化非税收入管理,规范非税收入项目与征收标准,完善非税收入电子化收缴系统,提高非税收入收缴效率。二是向上争取支持。密切关注上级资金支持方向,精准谋划、储备项目,推动“项目进规划、资金进盘子”,争取更多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三是抢抓政策机遇。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增量政策,把握国家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的机遇,积极争取置换债券额度,缓解偿债压力。找准超长期特别国债投向和专项债券政策变动,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落实国家、省级以旧换新促消费政策,利用财政奖补资金,提升群众消费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四是盘活资产资源。加大对国有资源资产收入管理,摸清家底,提升国有资产资源管理和利用水平,促进国有资产资源保值增值。

(二)坚持科学理财,加强财政资金分配,强化重点领域资金保障。一是优化支出结构。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三公”经费,坚决落实“三公”经费预算只减不增要求,严控机关行政运行成本。提高财政支出精准性、有效性,管好用好专项债券杜绝资金挪用,严控新增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核。二是保障重点支出需要。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项目安排,强化财政资金保障。全面落实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责任,集中财力助企纾困和保障民生。三是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加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投入力度,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保险补助,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农业产业扶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四是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坚持“三保”支出在预算安排中的优先顺序。强化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帮扶。落实退役士兵、优抚对象等人员社会保障政策,完善低保、残疾人、特困人员等群体的社会保障机制。持续支持全民参保计划,强化“一老一小”服务,织密扎牢民生保护网。

(三)坚持科学治财,加强财政政策管理,提升财政质效。一是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加大国有资产管理,不断探索国有资产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改革管理模式,确保国有资产的最大化利用和增值。二是推动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发力。加快完善政府投融资担保体系,建立贴息、担保等引导性支持,有效发挥财政资金作用。三是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支持经营主体倍增,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培育壮大地方财源。四是提升内部管理。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健全事前绩效评估制度,将绩效目标实现程度作为财政评价的重点,切实发挥财政资金效益。深入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压实单位内部监督主体责任。全面梳理专项资金使用、专项债券管理、政府债务化解等重点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从源头上防范问题发生。五是加大外部监督。提高预决算公开力度,增强财政工作透明度。狠抓财会监督,全面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六是推进法治建设。依法行政,把依法理财贯穿到财税体制改革的全过程,坚持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效、管财有规。

(四)坚持科学监管,强化效能提升,持续优化国资国企监管。一是推动国资国企布局优化。全面清查梳理县域国有资产,依据县域经济发展重点与产业布局精准定位,促使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集中,优化布局结构,提高国有资产配置效率。二是健全国资国企监督体系。对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和关键环节实时监控,及时纠错,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强化内外部监督协同,形成合力,防范国有资产流失风险。三是提升国资国企运营能力。加强对国企管理人员培训指导,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完善内部制度,提高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坚持科学守财,强化风险防范,持续提升财政安全。一是保障基层财政平稳运行。强化“三保”预算编制源头管控,精准、足额、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加强库款保障水平监测,及时评估风险,规范有序调度资金,保障“三保”支出需要;坚持应保尽保、严控提标扩围,严防“三保”风险。二是坚决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严格履行法定债务偿还责任,确保法定债务本息如期偿还,规范举债融资行为,杜绝新增隐性债务,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确保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和财政的稳定性。

(六)坚持以政领财,全面加强党对财政工作领导,提升财政工作质效。一是压实主体责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应尽之责、分内之事,以硬制度、硬举措压实主体责任,以高质量党建服务保障兰坪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把讲政治贯穿于财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对怒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践行站稳财政机关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三是夯实组织基础。巩固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健全和严格落实“管财、议财、用财”制度机制,提升领导和指导财政工作的能力。

各位代表,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矢志不渝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上来,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攻坚克难,实干担当,全力做好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为推动兰坪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

监督索引号53332500800010111

包含附件

  • 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附表20250423085646477.xlsx [下载]
  • 兰坪县2024年新增一般、专项债券支出明细20250423085646929.xlsx [下载]
  • 兰坪县2024年再融资一般、专项债券支出明细表20250423085647085.xlsx [下载]
  • 兰坪县2025年度“三公”经费预算编制说明20250423085646321.docx [下载]
  • 兰坪县2025年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等绩效目标说明20250423085647912.docx [下载]
  • 兰坪县本级“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情况统计表20250423085646383.xlsx [下载]
  • 兰坪县本级财政专户管理情况20250423085647584.docx [下载]
  • 兰坪县2025年政府预算公开样表20250423085347357.xlsx [下载]
  • 兰坪县2024年地方政府债券情况报表20250423085646757.xlsx [下载]
  • 兰坪县2025年转移支付情况说明20250423085647413.docx [下载]
  • 兰坪县2024年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情况20250423085647288.docx [下载]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服务电话:0886-12345 滇ICP备2021000418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333250047

    滇公网安备:53332502000104号网站地图